太原泡花堿-鈉泡花堿和鉀泡花堿的差異
發布時間:2021-09-24
太原泡花堿-鈉泡花堿和鉀泡花堿的差異
在說他們的差異之前,我們先介紹一下泡花堿。泡花堿分為鈉泡花堿和鉀泡花堿兩類,俗稱泡花堿。鈉泡花堿為硅酸鈉水溶液,分子式為Na2O·nSiO2。鉀泡花堿為硅酸鉀水溶液,分子式為 K2O·nSiO2 。土木工程中首要運用鈉泡花堿。當工程技術要求較高時也可選用鉀泡花堿。優質純潔的泡花堿為無色通明的粘稠液體,溶于水。當含有雜質時呈淡黃色或青灰色。
泡花堿在水溶液中的含量(或稱濃度)常用密度或者波美度表示。土木工程中常用泡花堿的密度一般為1.36~1.50g/cm3,相當于波美度38.4~48.3 。密度越大,泡花堿含量越高,粘度越大。
泡花堿通常選用石英粉(SiO2)加上純堿(Na2CO3),在1300~1400℃的高溫下煅燒生成固體 ,再在高溫或高溫高壓水中溶解,制得溶液狀泡花堿產品。
泡花堿混凝土具有機械強度高,耐酸和耐熱性能好,整體性強,材料來源廣泛,施工方便成本低及運用效果好等特點。
泡花堿為硅酸鈉溶液狀況,南方多稱水玻璃,北方多稱泡花堿。硅酸鈉在以水為分散劑的系統中為無色、略帶色的通明或半通明粘稠狀液體。固體硅酸鈉為無色、略帶色的通明或半通明玻璃塊狀體。形狀分為液體、固體、水淬三種。理論上稱這類物質為“膠體”。 現在你理解了嗎?